當前,大氣污染治理已進入深水區。
距離2020年還有兩個月,秋冬大氣污染治理成能否完成“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的關鍵。
早在5月份,生態環境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中就對今年秋冬大氣污染治理行動有所透露,今年秋冬將繼續促進區域內能源、產業、交通運輸等結構調整。隨即,河北、長春、江蘇、太原、棗莊、廣西等地紛紛響應,出臺了秋冬大氣污染治理的行動方案。
不久后,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細化重點行業績效分級指標,強化移動源應急管理,并配套制定了《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實施細則》。
9月底,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認識規范程序扎實做好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各省(區、市)績效分級主管部門應按照《實施細則》細化落實各級職能部門職責分工,規范本。▍^、市)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工作,對行政區域內申報A、B級及引領性的企業嚴格審核,確保能夠經得起同行業和全社會的監督。
到10月,《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相繼發布。
10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秋冬大氣污染治理進行了進一步的說明。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年秋冬繼續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做到時間、區域、對象、問題、措施五個精準,實施企業績效分級分類管控,強化聯防聯控。并指出近期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省(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方案,推進實施重點區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